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158  (第2/2页)
我搡往外瞅    谁也不服谁    教习拉都拉不住,最终也由他们去了    于是便有了以下讨论    “诶诶那是祭酒大人和两位司业大人?那走在他们前面的三位公子其中一位就是陛下了?”    “你们猜是哪个?”    “看起来,穿黑色衣服的更像,因为我注意到他手上的扳指了!”    “我爹说陛下今年而立之年了,看起来比之弱冠之龄毫无差别!俊逸非凡!”    “那个紫衣小公子是谁啊?看侧面怎么有点面熟?”    当然面熟,当年原身也是被送进太学过一段时间的,只不过后来因为仗着家世欺辱同窗被勒令退学了而已。    学舍里不乏与他同过窗的学子,难免有人对他还有些许印象。    章节目录 第九十九章    教舍里确实已经坐满了人, 约摸二三十人, 个个坐得端正笔直,一脸正气。    犹如下一秒就要奔赴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一般。    不过也情有可原    众所周知,要想当官,就得参加科举, 但这只是基本, 真正想要出仕入仕,可不仅仅是科考那么简单。    科举考试也好, 官场晋升也好, 都是层层递进的,极其复杂且艰难。    光科考都是四道关卡,童试、乡试、会试、殿试……    多少人寒窗苦读数十年也只能堪堪止步于童试, 一个县城能出一个秀才就算是知县家祖坟冒青烟, 颜面有光了。    但科举的重中之重却在排在最后的殿试。    科举拔得头筹之后,才有机会入翰林院,内阁那就更望尘莫及了,内阁之中大多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,是多少人在官场打磨沉浮多少年也进不去的地方。    而这一次, 皇上却没有选择从这两个地方挑选,而是看中了太学近几年来的表现。    这样的机会不夸张的说,完全是千载难逢,史无前例的。    几乎所有人此刻心中都是相同的想法——必须得牢牢抓住!    众学子一看到丁祭酒的衣角在教舍门口晃了一下,就自发站起身,深深作辑, 齐声道:“学生见过陛下——”    慕脩在首位落坐,折扇捏在手里,声线沉稳:“平身,今日堂试关乎大家的前程,诸位可忽略朕的身份,专心应考。”    众学子齐齐撩袍坐下,应道:“是。”    也是这时,众人才有闲情抬头看传说中的九五之尊的容貌,着实被惊艳了一把。    生长在京城的人,或多或少都听过二十多年前战事告捷,太子殿下领着南楚军队班师回朝时的英姿。    不过算算年头,如今的圣上也应当是而立之年了,国事繁杂,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。    却不曾想,时间待这人如此温柔,甚至不忍心在他脸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。    平日里,按规矩来说,是不能直视龙颜的,但是慕脩却没有要追究的意思,秦应寒也只好装眼瞎。    秦应寒知道皇上一向不爱多话,赶紧接过话头道:    “这两位是你们今日的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