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56  (第2/2页)
   元清濯停在了墓碑前,仿佛怎么也没预料到结局。    苏嬴景止之墓。    立碑人无,下葬之日无。    但这块碑,就凭风雨的侵蚀程度而言,也有几年了,绝不是新立的。    不少的人墓碑前常有人来扫,来祭拜,奉上新鲜的瓜果 * ,将没腿深的坟头草拔除,以免它们埋没了亡灵回家的路。    而他这里,唯有草木葳蕤。    别的,空空荡荡,什么都没有。    大概,为他立碑的人也再也没回来过。    不知怎的,一个一面之缘的少年,在她记忆里模糊了印象的男子,安安静静地长眠于此,竟然会让她胸闷如绞。    几乎是双腿一软,元清濯就跪倒了下来,死亡阴影笼罩下,巨大的忏悔和愧疚犹如噬人心的恶兽张开了血盆大口将她顷刻吞没……    第39章 千秋万岁    春闱在即, 小皇帝决议榷茶使将从今年的考生里选拔,再选派几个经验老道的文臣给他打下手。禁榷令古已有之,实行起来毕竟不难,当是给新科榜首的一次磨砺也很好。    眼下令他不能心安的只是一件, 那便是太皇太后的千秋节。    这个节骨眼上, 皇姐病了。    见了李奉宗后, 敬武长公主府一行人出了城, 回来以后, 说是长公主受了风,病得不轻。小皇帝当即派了医术最为精湛的御医上门为长公主诊治。    正值望日刚过,小皇帝想前几日因为筹备大典忽视了听泉府, 今日有兴致, 想要听先生讲讲天文经了, 便让人过府, 把姜偃请了来。    姜偃亦是病容倦倦,肤色苍白, 面皮犹如薄雪几近透明,仿佛能看清底下细腻如毫发般的血管。    他的手藏在道袍底下,如玉削成的指骨拈着一本经。    但小皇帝忽然又不愿听这些了, 口中笑吟吟问道:“先生慧眼, 可能看出云中王、汉亭侯之流心术如何,手腕如何,千秋节上可否请先生代朕双目?”    之所以提出这个请求, 亦是有原因的。    千秋节大典设在行宫, 届时小皇帝将陪同太皇太后稳坐岁郁宫,异性王侯位在亲王公主之后,与二品以上大员并席。本朝国师虽无实权, 但却是正经的超品之位,地位不可谓不尊崇,姜偃如能赴宴,必会列席云中王等之间。    小皇帝无法看清的人和事,姜偃能够处于其间,替他看分明。    “先生,如何?”    天子之命,姜偃自然唯独应从。    小皇帝于是欢欢喜喜地道:“上回说到天狗食日和五星逆伏,朕还有几处不明,先生与朕再讲讲?”    姜偃颔首。    小皇帝虽然喜爱天文,但他也仅只是出于好奇想要去了解那些怪异天象,或借此预测吉凶,并不是出于对天文真正的敬重摸索,反而他迫切地将天象与人间国运挂钩,与姜偃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。    旁人皆道姜偃料事如神,这一观点在小皇帝这里也是根深蒂固。    殊不知,他也常有算错的时候。    但这个时候,人们往往会忽略,譬如算五次,出错一二次,人们依然会认定你是神算。因为在凡人看来,神的旨意是高深莫测,不可捉摸的,有一个人能够猜对大多数神明的意图,那他在凡人中就足可以被供奉起来了。    姜偃的错误比老国师还要 * 少,十有九中,怎能不得皇帝信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