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74  (第2/2页)
。    当钟意还在襁褓中时,爸爸mama就带着他在这条路上跑。    据mama说,那时还是盘山公路。    九十年代的长途汽车没有空调,减震也大多年老失修,几个小时坐下来,每每都让她头疼欲裂。    可她还是坚持下来了,逢年过节从不落下一趟。    翻过山,就到了县城的汽车站。    在钟意的记忆里,那个汽车站是有着天蓝棚盖的低矮建筑,与如今气派的大楼相去甚远。    记忆里,他们走出汽车站,外面一长溜的小三轮马上就会热情地招呼拉客。    而在这其中,必定会有一辆红色掉漆,缺了左后视镜的三轮在等着他们。    那辆三轮上坐着的,是钟意的爷爷。    “哎哟,我们小洋马又来看爷爷啦!”    童年的钟意混血特征比如今明显得多,白肤高鼻加扑扇的大眼睛,在县城里一亮相,能被乡民们追着围观。    “这就是钟家的大孙子!跟洋女人生的小洋马!”    “哎哟,你瞧这皮肤白嫩得,跟豆腐一样。”    “小洋马,你会说中国话吗?你mama说话叽里咕噜的你能听懂吗?”    跟县城里拖着长鼻涕,穿着肥大又肮脏衣服的小孩子不一样,钟意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。    钟意衣服裤子合体又漂亮,就像刚从百货商店的橱窗里走出来的小模特。    可惜这样的漂亮精致,只会给他招来无尽的麻烦。    “去,去!”    每到这时候,爷爷总会拿根苕帚,赶鸭子似的把围观众人撵走。    然后爷爷再转身牵着小钟意的手,笑眯眯地问他要吃烤地瓜还是酒酿小丸子。    “我不是中国人吗?”五六岁的小钟意,眼睛快占了小脸的四分之一,噙了泪便水光莹莹,任谁看了也得心疼半天。    “怎么不是?”爷爷夸张地一瞪眼,一把抱起钟意,点着他的鼻尖说:“你吃的中国饭,说的中国话,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。”    “那为什么他们说我不是?”    “他们?他们连三斤二两大白菜得要多少钱都算不出来呢,他们知道什么!我们意意不但是中国人,还是特别聪明的中国人呢!”    “意意,进屋喝酒酿丸子哩。”奶奶从屋里走出来,扬声叫着爷孙俩,“哎哟你个老头子,怎么又用胡茬子去扎我们意意啊,快放下快放下!”    奶奶的酒酿丸子特别香,特别甜,连mama都说好吃。    mama还跟奶奶学过怎么做,可惜mama什么都好,就是不精于厨艺。    “终点站到了,请各位旅客带好行李物品,按顺序下车。”    随着广播声响起,钟意的思绪被拉了回来。    眼前的长途汽车站还是如上个月来时那样,有着光鲜的轮廓,内里依然是积习难改的脏乱。    钟意出了车站,在尘土飞扬的大马路边上找了辆黑车,继续往县城深处去。    钟家镇在县城的西南边,靠着朗月山,是个百年老镇。镇子最早能追溯到明朝,说是某个姓钟的大将军隐退后,带着家眷南迁至此。    地方选得好,土沃水甜,种果树最适合不过。    镇里的人大多一辈子没出过宁州,安安稳稳地守着果园过小日子。    二十多年前,钟家镇出了首个大学生,全镇人摆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,又敲锣打鼓地把他送到了火车站。    那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