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202  (第2/2页)
因为那头黄毛跟他干过架?小犊子还说什么头可断血可流,发色不能改的,差点没把我妹夫气晕过去!”    不论台下怎样热烈地讨论,台上的表演都开始了!    音乐放出,四个升降台先后如阶梯一般缓缓下降。    一个10米宽,25米长的白布铺展在舞台上,一个固定镜头天花板直照台面,俯视的角度可以看清舞台白布的样子。    最先动作的是最高的一号升降台。    这个升降台是的底部是四把并排齐放的琴,四位光脚带着特殊脚趾套的古装少女在弦上舞动,以脚趾拨弄琴弦,琴声清越而出。    有琴声,绕梁三日。    有传说,声震杯碎。    其声激荡,回响绝唱,其声有力,可穿坚壁。    琴舞,意在琴力,也在把舞蹈之武,转化为琴声之武。    当声音如浪潮般被升降机上的话筒扩散后,升降机周围挂着的一串大小不一的玻璃瓶——是用夹丝玻璃装了颜料,当玻璃被声音震碎,颜料流泻,玻璃藕断丝连,不会伤人——最小的玻璃最先被震碎,纯白色与红绿蓝三原色颜料流下。    次于一号的二号升降台也开始动作。    这个升降台的四周被黑白的弹性网格包裹,当颜料泻下,站在台上的四个少年竟然跳进网格,就像蹦极一样弹向不同颜料泼下的轨迹。    棋有三势,对面千里,海底取珠,独飞天鹅。    棋有三君,黑子先行,是为礼;观棋不语,是为德;落棋无悔,是为品。    棋舞非舞,意在其形,其质,其雅。棋载于棋形,却又无棋形,而生棋势。    当弹性的黑白网飞出时,里面的人就控制着网的走向,于网于空中肆意游走,落下的颜料穿过网,像棋子从不同棋格落子,原本散乱的形态被规划成固定的队列。    再低一阶的三号和更低一阶的四号升降台同时出动。    三号升降台是四个穿长袖古装的女孩,坐在四面的台口,袖长如水,细软三米,表面都是数厘米长的笔毛,就像两只软笔。    书法,见字,如其人。    书体,草、行、楷、篆、隶等形以万计。    书舞见性,舞以随性。意在舞见其轨,字有其迹。    当颜料整齐地从三号台上方经过,女孩们甩动起软笔般的长袖,卷着颜料喷洒,舞动手臂,如柳蔓摇曳,甩动,原本以点垂落的“棋”料变成了横线,被划成横、竖、撇、捺的“书”料。    四个升降台上是四个男孩。    虽说书画同笔,但书在线条,画在点线成面。男孩们手拿小画板,板子做成斜面,上面接住颜料,瞬间就会滑下。    画有花、鸟、鱼、虫、山、水、草、木、人、物。    见于百态,画其形,画其意,画其骨。    以上种种,拼成色相。    调色盘像圆月弯刀一样在空中飞舞,把三号台漏掉的颜色拼在一起,红黄拼橙,是旭日色,蓝是天色,加少黄变深蓝,城墙的颜色要稍微复杂些。    四人分成两队:    一人用红蓝拼紫,倒手给左边少量紫,接手少紫的加多红调成玫瑰红,于此同时,另一边用蓝黄调绿,倒手给右手边微量绿色,加多数黄色成柠檬黄,左右两人的柠檬黄与玫瑰红在空中碰撞,得朱红色。    像是紫红的深浅,黑与灰之类的颜色,也是如此合作。    一二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