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224  (第2/2页)
。有的文人就是那样,见不得别人好,但有些文人又特别可敬,眼下帮二姑爷说话的,就完全是折服于他的品行才干。    “唉,我总觉得你们两个太不容易了——你公公做了甩手当家的,你哥哥jiejie也帮不了你什么。”    怡君的面颊蹭了蹭母亲的肩头,“我不是有您、爹爹和婆婆么?只要你们不时提点我几句,我心里就有底,眼下过得特别舒心。”    廖大太太轻拍着她的背,笑容欣慰,“那也是你自己争气、懂事。说起来,从有了天赐之后,是愈发的孝顺了。难得的是二姑爷也这样,得空就去找你爹爹说话,每回都把你爹爹哄得眉飞色舞的,跟亲爷儿俩似的。”    “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嘛。”怡君轻轻地笑开来,“这女婿还成?”    “这女婿太好了。”廖大太太由衷地说,“真正的一个女婿半个儿。瞧着你们,再看看碧君,我就总着急,急着她快点儿生儿育女,有了孩子,应该能更晓事一些吧。”    两个女儿出嫁的日子相隔不久,出嫁之后的情形却完全不同:怡君跟她越来越亲,现在真让她有贴心小棉袄的感觉,为此总后悔以前不够疼爱这个孩子;碧君也算是成长了,有所进步,可比起怡君,那点儿进步微不足道,总这样下去真的不成,为此便总自行检点,发现自己真不是教导儿女的材料。    .    钱国风的案子,经由内阁安排专人发力查证之后,仍旧是不能确定此人贪墨被弹劾的那五万两,却查出了此人有过行贿受贿的行径,数额都不少于五万两。    在同时,程询上折子指出,大力举荐钱国风的人是尹希,当初对弹劾钱国风的兵部堂官反将一军并得手的,正是尹希的门生。    尹希那边,则在这时候列出程清远在次辅位上行差踏错之处,并细数了程清远种种与属下、门生勾结牟利的事。    让程询意外的是,那边列举的关乎父亲的罪行,竟都是父亲确实做过,但已收拾了烂摊子的事儿。    外人就算知情,也不会知晓得这样详尽。    不是他,那么,还能有谁会派人在适当的时候透露给尹希?    答案呼之欲出。    他不由莞尔。    皇帝则是不偏不倚,耐心等待锦衣卫协理刑部查实的结果。    在这期间,黎兆先与侯尚书联袂举荐程询到兵部当差。    侯尚书举荐的态度诚恳,理由充足,意思是把程询平调过去就成。    黎兆先却是狮子大开口,跟皇帝说,不如给程知行侍郎头衔,他担得起。    皇帝被黎兆先引得笑了一阵子,说二十二岁的三品侍郎,朕倒是给的起,但总得等他干出点儿名堂的时候再说,眼下只能照着侯尚书的意思来。    得了这样的结果,黎兆先没什么不满意的,转头一本正经地跟皇帝说自己的事:他不想再做禁军统领,想去工部,因为这两年迷上了修路搭桥、建造宫殿、修缮寺庙这一类的差事。    皇帝好半晌不说话,随后一摆手,让他滚出御书房凉快着去,心里直怀疑这人真要疯了。    黎兆先也不着急,何时与皇帝坐在一起说话,就磨烦一阵。    .    这一年的端午节前夕,程询收到了父亲远游之后的第一封家书。    程清远在信中只说自己在外安好,最近几个月会留在武夷山下。    父亲定是听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