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311  (第2/2页)
府在北梁东边,北境棉花收购的事,整个北梁的官员都知晓。他也听闻了那女子的所作所为,未曾想自己竟有缘得见。    新知县仔细看罢这些建议,含笑出声,“姑娘纸上谈兵的功力不错,这些建议似乎很难实现。”    她所有的建议都非常有用,他是农户出身,春闱落榜后拿不出银子捐官,便回了同安当师爷。    同安巡抚因犯下谋逆大罪被抄家灭族,之后他便遇到了陆常林。    不过数月时间,他当了官。虽未有为官一方的经验,倒是记得陆常林的教诲,为父母官须得凡事为百姓考虑。    “大人觉得是纸上谈兵,我却不这般觉得,不如你我明日找农户问问,是否可行。”苏绾微笑,“民女敢提出来,便是有十成的把握。”    除去养猪那条,剩下的可都是现世用的最多的增产办法。    江州一带养的猪都是放养,她来的路上没看到,也有可能没注意。这是庄子管事说的,特别是城外的村子里,农户养的猪基本都是放养。    “冲着姑娘的十成把握,你稍等一下。”新任知县笑了下,起身去叫来自己带来的师爷,命他去准备契约书。    尽早解决这事,他才有功夫处理上任知县留下的烂摊子。陆常林在信中嘱托之事,也得尽快落实执行。    自己虽只是七品的知县,也得把事做好。    “多谢大人信任。”苏绾弯起眉眼。    拿到作坊,剩下的事交给庞永鑫,他要在庄子上住一段时间,等庄子管事从靖安回来才能回汴京过年。    不多时,师爷拿着契约书进来。    苏绾仔细看过,签上自己的名字办了地契房契更名,将准备好的银票递过去。    “明日一早,本官便通知百姓开始收割甘蔗,希望日后还能继续与姑娘合作。”新知县含笑拱手,“这边还有许多事未有处理,就不留姑娘了。”    “后会有期。”苏绾礼貌回礼。    走出知县书房,外边也黑天了。    苏绾马不停蹄,带着秋霜秋梅去庄子上找到庞永鑫,给他布置任务。    甘蔗的收割没那么快,就算收了也可以暂时放着不怕坏,花几天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请回来开工,问题不大。    “姑娘你这速度够快的,我还想着你是不是不打算做这个生意了。”庞永鑫仔细记下她说的事,拍胸脯保证,“放心,我在这一带也算熟脸了,一定把这事办好。”    “需要什么只管到客栈去找我,等这边的作坊运转起来,我就去南康。”苏绾唇角含笑,“我相信你能做好。”    庞永鑫挠了挠头,笑得有些不好意思。    砂糖可是金贵的玩意,一斤就得三两银子。自北梁和东蜀通商,多少商贩盯着这门生意,她说拿下就拿了下来,像是一点都不费劲。    甘蔗一斤几文钱,一千斤的甘蔗能出三到四斤砂糖,刨除人工一斤砂糖净赚二两银子,江州一地的甘蔗收割完纯利就有两千两。    她要是再拿下兴南和南康府的甘蔗收购,一年就将近一万两的进账。    寻常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