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两不厌 第101节  (第3/3页)
  陇右君北遏突厥, 西防吐蕃,若有战事,秦瑨身为陇右节度使必当前去督战。    依着他的性子, 怕是不会安于帐内……    “瑶瑶, 想什么呢?”    秦瑨看姬瑶发怔, 忍不住捏了捏她吹弹可破的面颊。    姬瑶回过神,折起身来抱住秦瑨,将头埋进他的心口。    她是皇帝,却做不到大公无私,低声道:“若是将来真的要打仗,你不许去……”    秦瑨闻言,思绪遽然回到三年前。    那是一个春日,他恰巧经过御前,无意听到姬瑶跟徐德海抱怨:“陇右那边要是打仗就好了,朕一定把秦瑨派过去,刀剑无眼,最好把的他命留在那。”    姬瑶那时不过十五,声色稚嫩,还带着几分孩子气。    这话自然惹恼了他。    虽说他们君臣不睦,但战火蔓延只会让百姓流离失所,一个君王,拿这种事开玩笑,委实不应该!    那天,他把姬瑶训哭了……    时至今日,时过境迁。    她说不想让他参与战事,依旧是天真任性的话,却让他再难生起气来……    坚韧的心田一点点被瓦解,秦瑨抱住姬瑶,手抚她的后脑,眸中掠过缱绻的华光:“瑶瑶放心,我心里有数……”    *    一晃进了六月,春闱重开,中旬唱榜。    原中榜考生一百八十五人,现有一百六十人整,筛选出的考生皆下刑部审度,待定买卖关节之罪。    唱榜这天,沈林一大早挤进贡院,一眼就在金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讳。    寒窗苦读十几年,如今高中三甲,光宗耀祖。    接到员外郎亲自发放的金花名帖后,沈林喜极而泣,接受着众人的恭贺。    三日后,沈林被编入翰林院,彻底闲置下来。    在盛朝,不是考中功名就有官做,要么参加制举,直接考上官职,要么拉拢人脉,获得提携,要么就一直等下去……    沈林想走制举一路,成为天子门生,然而制举可遇不可求,大多数人都选择去寻找人脉,每天迎来送往,周旋在官员中间。    作为探花郎,沈林自然受到了很对官员的青睐,其中身份显赫的当属荣国公。    面对荣国公抛出的提携青枝,沈林婉言拒绝了,他出身卑微,没什么家势,不想当世家的飞鹰走狗,就这样回到平康坊,再次住下来,不再参与各种宴席。    当届探花郎自命清高,成了百官茶余饭后的谈资,一直传到姬瑶的耳朵里。    傍晚时分,姬瑶乘着马车来到顺安坊。    夜幕之下的别院静谧安逸,门檐下两个六角朱灯随风摇曳,晃出一阵温柔光影。    管家殷切的打开门,笑嘻嘻迎姬瑶进宅。    院子这段时日刻意收拾过,种上了奇花异草,两侧游廊还挂上了几笼画眉鸟儿。    路过正厅的时候,姬瑶朝西墙一扇巨大铜镜里照了照。她今日特地打扮过,穿着刚做出来的曳地石榴裙,织金暗袖,鲜红明媚,双臂缠着半透披帛,行走间飘飘欲仙,衬着钿头金蓖,红妆白面,一眼望之说句惊若天人绝不为过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