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249  (第2/2页)
了过去,“解放西路45号——应该就在前面不远了。”    突然间,大大的“王家皮草”招牌出现在十字路口,黑金色的大字将弧形楼房二层占得满满的,鲁盼儿吃了一惊,“舅舅的生意做这么大了!”    七八年前,舅舅还背着尺子、剪刀悄悄来省城做衣服;两三年前他们在红星一队的家中开个简陋的小铺子,眼下竟然在省城最繁华的街道上开了店,一楼的橱窗里挂了数件衣服,有华贵的皮衣、典雅的春秋装、当然,更少不了正当季的清凉夏装,过往的行人有意无意间便被吸引着看过去。    及进了店里,几间铺面里陈设着许多皮毛和布料、供顾客选择的彩色服装图样,当然还有制好的漂亮成衣,舅舅正带着一家人忙碌……    招呼客人的表妹第一个看到了她们,“爸,妈,表姐来了!”    舅舅抬起头就笑了,“我琢磨着你们也该到了。”    说着让舅妈带她们先上楼休息,原来招牌后面的二层楼也是舅舅租下的,家里人便住在那里。    尽管平时也常通信,可见了面又不一样,总有说不完的话。    舅舅和舅妈带着大家下馆子吃饭,又让表妹领着他们在省城里逛逛……    鲁盼儿是闲不住的人,也到店里帮着做衣服,免不了跟舅舅又聊了裁剪机,“先前我就动了心,眼下才有了时间,便想着把铺子扩大。    我看中了裁剪机,可也担心……”    舅舅早知道裁剪机,不过十分反对,“我们开裁缝铺子讲究的是量体裁衣,这位顾客肩膀是方的,那位肚子有点鼓,有人皮肤黑,有人长得老气,每人都不一样,做出来的衣服要扬长避短,穿上把人抬高一个档次。”    “可是裁剪机做出的衣服便宜呀。”    “那就更不能做,”舅舅坚决地摇摇头,“卖便宜的衣服,会连累铺子的名声。”    舅舅在省城开的铺子以皮衣为主,件件价值不菲,就是做春夏时节的衣服,手工费也不低。    但即使这样,顾客却从来都不少。    舅舅告诉她,“我们王家一直就是这样经营的,过去省城有名气的人家都在我们铺子里定做衣服,现在顾客慢慢又重新拢了回来。”    看着兴旺的王家皮草铺子,再想想田翠翠和小春婶儿的打算,“大家挣钱的办法都不一样呢。”    鲁盼儿觉得自己要好好思考一番。    舅舅太忙,可还是赶着给姐弟几个和两个孩子都做了一身新衣服,临走的时候,还给双胞胎每人三百元钱,正是上大学一年的生活费。    鲁盼儿虽然不肯要,但犟不过舅舅,且舅舅又说:    “你的铺子不大,名声也不响,挣钱不多,舅舅自然要帮衬你们。    等你以后名气大了,钱也就挣得多了,到时候再帮衬舅舅。”    舅舅本是为了安慰自己,可鲁盼儿却更增添了信心,“我一定把自己的裁缝铺子也做大了,到时候孝敬舅舅和舅妈。”    第188章 好多的钱    几天后, 鲁盼儿带着弟弟meimei和两个孩子告别舅舅一家从省城回北京。    因为是夜车, 他们在舅舅家吃过晚饭才上的车, 梓恒和梓嫣看着窗外越来越模糊的风景,随着车厢晃动便睡眼矇眬了。    姐弟仨儿人三张卧铺票,正是一个铺位上中下。    鲁盼儿就笑着与对面下铺的刘师傅商量, “能不能帮我换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