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科技强国,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286节  (第2/3页)
之策过于偏激,但现在我却不这么想了。”    友人好奇的问:“为何?”    “我发现,一个人如果想要摆脱贫困,过上好的生活,那务农活就不如做工来得快,而做工又不如当个小商贩来得快。刺绣手工始终不如揽客经商。”司马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,相比往日,眼中多了一些沉稳,“这些虽然都是轻贱末业,但却是穷苦人家实实在在可以依靠的事。”    就好比在早市上卖豆浆卖豆腐的小贩,趁着有空来城墙脚下卖一点菜的农人,开了一个小造纸坊的工匠。    他都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笑容。    友人敬他一杯:“倒也未必。”    司马迁疑惑的抬起头:“嗯?”    友人笑道,指了指天幕:“我说的是,你说的这些在之前是末业,但之后却不一定了。”    司马迁这才反应过来,两人哈哈一笑,不约而同的期待起之后会如风暴一般席卷而来    的变化。    民间。    有老人眯起眼,怀念起先帝时期的景象:“先帝,的确是个好人啊,不怎么加税赋,也没什么劳役。”    那时候的日子是好过的。    还小声的嘟囔了一下:“现在的陛下也不错,就是太爱打仗了。”    他的家人们赶紧环视了一下四周,见周围无人,这才不服气的道:“那匈奴的确是可恨,陛下如今可是打了好几场胜仗!而且,有桑大人在,也没加什么税赋。”    如今桑弘羊的政策还都在初期,一些弊端还没有显现,民间只有感念他的好。    “那也确实是。”没人不喜欢自己的国家打胜仗,老人高兴起来,“现在的日子过得也还挺好的。哎哟,明天农官是不是就要过来了?我还有几个问题要请教他们。”    一家人迅速的转变了话题。    或许在此时真正不开心的,怀念过往并对桑弘羊恨之入骨的,也就是被夺走利益的豪强们了。    桑弘羊并不在意。    他只是在心中嘀咕着“计划经济”这几个字,琢磨其中深意。    听上去,这似乎应该是后世的几种经济中的一种?那还有什么其他模式吗?    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!……    【抛开阶级出身和利益什么的不谈,文景之治时期是什么样呢?】    【其实有点像是完全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。】    【司马迁就曾经对此有过描述。】    司马迁正在家中写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。    他和友人盘点要写的内容,列数了前朝的八位大豪商:“其中,四位是主营铁器坊,一位为粮商,一位为畜牧养殖,一位为车马货运,还有一位是放贷。”    半数都来自于民生相关的行业。    【这样的场面,商人把控国家经济命脉的设定,是不是也能从中找到一些后世某些国家的影子?】    【对于当时的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来说,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显然也是很危险的。】    【不过,桑弘羊也不是圣人,他也犯过一些过失。】    公元前119年。    卫青与霍去病出征匈奴,而山东发生重大水灾,七十多万百姓流离失所。    “陛下,国库拿不出太多的钱来了。”桑弘羊对汉武帝道,脸上带着不加掩饰的愁色。 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