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科技强国,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269节  (第2/3页)
这样的效果,首先得有许许多多认字的官员,而且这些官员还得愿意为这些庶民们上课……    想到这里,刘彻立刻就放弃了。    太难了,而且可能不会有什么成效,算了。    倒是在大将军府上,霍去病和卫青有不同的看法。    卫青赞叹道:“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,这句话说得对。”    霍去病现在已经开始有自己的亲兵和部属了,对领兵也有了些小小的经验。    “舅舅,读书的确能让人变聪明。我就发现,同样的事情讲给不同的人听,往往是读过书的那个理解得更快,完成得也更好。”    卫青点头:“读书使人明理。”    霍去病挑起一双剑眉:“所以我的亲卫们,肯定是要会认字的。”    文武兼修,哪个都不能落下。    民间。    百姓们羡慕极了。    “要真有这样免费的课堂,谁会不愿意去呢?!”    当然,也有那么一些人表示自己白天做活儿就已经够累了,即使有也不    会去的。    但大家选择性的无视了他们。    “有几个人会认字已经很不错了,有的地方,找遍了都划拉不出一个识字的!”    “要能认字肯定好啊,我儿从外地寄回来的信,我都不认识,还要去找村头的田秀才去读给我听。”    “那可不?不识字就是容易被人骗。我和你们说……”    ……    【为了让普通的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老百姓们能够迅速的识字,还组织语言学家们发明了汉语拼音以及简体字。】    【而且,国家还设有扫盲委员会,下面有城市扫盲工作司、农村扫盲工作司、编审司等等单位,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。】    【当时还有目标,就是争取让每个人都能认识1500到2000个字。】    轰轰烈烈的全民大扫盲开始了。    从城市到农村,各种各样的夜校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。大家白天工作完,晚上又出现在夜校里跟着老师学认字。    还有许多从清末活下来的依然裹着小脚的年老女性,都在干部的劝说下拿起了课本。    这可能是她们人生第一次接触到书本和知识。    各式各样的宣传画被贴在了墙上。    宣传画上的标语简单好理解:    “帮助mama学文化”    “爸爸,这个字是这样写的。”    “夫妻互教互学。”    甚至,扫盲的工作人员还编了很多相关的歌谣,一下子就传遍了全国。    【而且,这场运动并不是进行了一次就结束了,在几十年的时间里,一直都没放松过。】    【到1964年的时候,我国1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